当前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就创业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0816-6357158

    工作邮箱 : 2483455709@qq.com

    绵阳:涪城区机场东路83号 知行书社 

    梓潼:梓潼县永利街929号学工部3层

    就业举报监督电话:0816-2390321

    通知公告
    十九大报告里的就业蓝图
    发布日期:2017-11-29 出自:就业信息网-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浏览次数:1767次 【打印】 【返回

    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作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安排部署了今后五年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引领着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就业作为报告的重要方面,关系社会民生,影响经济发展,很快便成为了各界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未来就业将着重加强哪些方面,人民群众将从中获得什么实惠,报告中都有判断和论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就业蓝图

     

    持续改善

    ———

     

    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这个看似简短的表述,背后其实隐含着非常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说不平凡是因为求职人数始终在增加,以大学毕业生为例,五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2013年毕业699万,2014年突破700万,2015年将近750万,2016年达到了765万,今年更是逼近800万,2013-2017年大学生累计毕业人数3700多万,这一连串的数字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都极大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但国家促进就业的力度逐年增加,各方面就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基层就业项目的继续实施,鼓励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精准就业服务的建立健全,都助力着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让就业领域也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从实际效果来看,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大学生创业的意识逐渐增强,自主创业比例由四年前的1%左右,到现在一些区域超过10%,以创业促就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大学生就业只是整个社会就业的一个缩影,但很好的说明了我们国家在国民经济稳中趋缓的前提下,实现了就业稳中向好的目标



     

    最大民生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是十九大报告对就业重要性的再次肯定,也是党和政府对就业工作一贯重视的再次彰显。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一表述意味着,就业将与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优先考虑的位置。高质量的充分就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太难了。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效率提高了,完成同样的工作不再需要原来那么多劳动力了,如果整个社会经济规模扩大的速度没有及时跟上,有一部分人就要面临失业的压力。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就业’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加有利的就业环境,将与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样,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1月,国务院通过“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增幅趋缓的大背景下,国家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工商、贷款、税收等多方面优惠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动能培育带动就业,鼓励新经济、新业态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强化就业困难帮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创业服务等等,系统性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新局面正在开启。


    十九大明确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肯定是建立在安居乐业的基础上,就业问题的解决早已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又关系到民心向背,而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国家必将投入更大的力量实现充分就业,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就业促进政策出台和落地。

     

    结构矛盾

    ———

     

    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技术工人短缺,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就业情况分化趋势明显,造成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增多,这既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充分就业的实现,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尤其这几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布局不断升级,过剩产能迅速清理,就业结构性矛盾变得更加凸显。大学生培养在这方面也比较突出,学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造成培养的人才社会不需要,或者需要的不是太多,而社会急需的人才又没有培养,或者培养的太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十九大对今后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对就业也将产生新的重要影响,比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等,都将产生新的人才需求增长点,就业情况也将随之变化,现在热门的专业,将来可能不再受人追捧,新的需求又催生新的热门专业。


    报告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高校需要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专业预警机制,及时调整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并根据社会需求新增专业设置,或加大已有急需专业培养力度,从根源上缓解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就业困难。

     

    公共服务

    ———

     

    公共就业服务对促进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衡和实现充分就业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内容还比较简单,能力也相对不足。



    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就业服务必定将有更大的发展和提升,更好地服务新形势下的就业创业工作。


    社会公共就业服务的提升,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完善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追踪也非常重要。以往,大学生就业主要依靠高校的就业部门,但如果毕业没找到工作,社会的就业服务又没有及时跟上,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可以很好的实现高校和社会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衔接,共享高校毕业未就业学生信息,实现对大学生就业的精准帮扶。


    而且,信息链条建立以后,社会就业部门可以向高校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帮助高校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好的解决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人才流动

    ———

     

    随着新的经济业态不断涌现,就业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但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体制仍主要适用传统就业模式,给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灵活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灵活就业与传统就业模式相比,具有岗位、收入不固定,监管不到位,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如部分临时性岗位没有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发生工伤后无法赔付,劳动者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十九大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今后,我国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劳动保障体制,切实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使灵活就业的观念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这将充分激发灵活就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更好的配置社会人力资源,一方面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新经济形态用工难的问题,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现在,大学生毕业后灵活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建立适合人才流动的新体制机制,能有效消除由此而来的顾虑,实现大学生就业方式的灵活多样,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要群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体制机制,将为他们接力奋斗,实现人生出彩搭建更宽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