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就创业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0816-6357158

    工作邮箱 : 2483455709@qq.com

    绵阳:涪城区机场东路83号 知行书社 

    梓潼:梓潼县永利街929号学工部3层

    就业举报监督电话:0816-2390321

    就业指导
    人社部举行2021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1-04-27 出自:就业信息网-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浏览次数:4390次 【打印】 【返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4月26日举行2021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吴礼舵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卢爱红


    相关情况介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有关情况


    卢爱红:

    1-3月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6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7%。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3%,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低于预期控制目标。1-3月,向20.3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72.8亿元。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不断优化。


    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07亿人、2.18亿人、2.67亿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6万亿元,总支出1.46万亿元,累计结余6.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4亿人,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4.6亿张。


    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1-3月,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82亿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8亿元。17.16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59万退捕渔民享受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所有省份均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规模为1.25万亿元,到账金额1.07万亿元。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供9类28项全国性统一服务,累计访问量突破20亿人次。


    累计出台22个系列职称改革意见。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信息,颁布13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印发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3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组织开发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7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标准。


    为19.3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1.5亿元,核实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的欠薪线索22.1万条。集中公布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


    明确行风建设工作目标,也就是所有地市实施10个“一件事”打包办、20个高频事项提速办、30个异地事项跨省办,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5%以上。组织开展全国“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已采集人社政务服务网点信息20.4万个,实现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全覆盖。


    答记者问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


    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一季度的就业形势如何?对做好今年就业工作,人社部有哪些考虑?

    图片

    张莹:

    综合统计监测和相关调研情况看,今年以来,就业工作延续了总体平稳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是新增就业稳定增长。1-3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7万人,同比增加68万人,完成全年1100万人目标任务的27%。


    二是失业水平稳步回落。3月份城镇失业调查率5.3%,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控制目标。


    三是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市场机构网络招聘数据显示,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26%。从企业调查看,四分之三的企业有招工需求,其中三成为扩张性的招聘需求,较往年有所上升。


    四是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平稳,农民工外出规模恢复至节前水平。1-3月,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3万人,同比增加3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万人,同比增加37%。


    就业开局平稳,实属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的首位。


    主要得益于经济的总体回暖。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市场预期持续改善,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得益于稳岗留工行动的扎实推进。春节前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春节期间,有8700多万外出农民工就地过年,比上年增加近4000万人,返乡比例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企业借此机会留人,劳动者在岗增收,市场消费火热,对就业增长形成了正向拉动。


    还得益于政策服务的持续推进。今年以来,稳就业的各项措施仍然在继续发力,特别是惠企措施落地见效,节后迅速铺开的“春风行动”,“点对点”输送服务,为农民工外出提供了便利。节后累计举办招聘会超过3万场,发布岗位信息超过2000万个,输送相关务工人员162万人。


    随着经济的稳定恢复,我们预期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疫情反复多变,同时高校毕业生也即将集中进入市场,稳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主要工作有以下考虑:


    一是着力稳定就业岗位。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延长“以工带训”政策实施期限,特别是计划推出就业政策快办帮办行动,将就业政策补贴打包办、便捷办。


    二是着力拓宽就业渠道。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潜力。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和权益维护,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


    三是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落实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促进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出台就业帮扶和乡村振兴衔接文件,明确支持脱贫人口就业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还将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线。


    四是着力优化就业服务。4月份,启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5月份将继续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同时用好线上线下各类的招聘渠道,提高市场供需匹配效率。另外,计划部署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图片

    新华社记者:

    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3月份青年调查失业率还是比较高,请问今年以来,人社部在这些方面采取了哪些政策举措?取得了哪些效果?另外,下一步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图片

    张莹:

    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就业始终面临就业选择和就业挑战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其就业关系到毕业生们的价值实现,寄托着万千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是909万人,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促进他们就业的任务仍比较艰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以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为统领,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并举,在前一阶段重点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部署。3月份专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落实、服务提供、培训见习、权益维护等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二是加快招聘。3月中旬,启动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毕业生春季专场,线上已推出了40场行业专场、直播带岗等活动,提供了岗位超过10万个。近期,我们正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同步上线网上专场。目前,计划举办招聘会8000场,提供岗位400万个。


    三是强化帮困。已经向121万2021届困难毕业生发放了求职创业补贴,还将对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毕业生开展专项帮扶。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比较平稳。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针对毕业生不同时段的求职需要,在岗位推送、能力提升、渠道拓展等方面加力推进,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点有三方面举措:


    是特色服务送岗位。在组织好城市联合招聘、民营企业招聘的同时,从5月份开始将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发挥线上平台优势,继续大规模推送岗位,同时扩大社会参与面。这次我们最大的特色是联合不同的行业协会,推出不同行业专场招聘活动。


    二是培训见习提能力。针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百万青年技能提升行动。今年已经组织了15万人次毕业生参加培训,后续将着力提升培训质量,积极拓展新职业培训,支持毕业生提升技术技能,同时加快新职业的信息发布,提供从业指导。针对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实施就业见习计划,推出一批国家级见习示范单位,为毕业生提供跟企业实习实践的相关机会。


    三是落实政策拓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打包快办,提升政策经办便利化程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同时将继续推动国有企业持续扩招,稳定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募规模,力争保持公共部门吸纳就业的政策力度。


    总之,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创造积极条件,助力毕业生到各领域施展才干、建功立业。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


    图片

    人民日报记者:

    今年是职业技能提升质量年,请问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我们有哪些重点举措?

    图片

    刘康:

    今年是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重点是围绕提质增效,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充分发挥专账资金效能。建立动态评估机制,适时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延长“以工代训”实施期限到今年年底,落实资金直补企业制度,优化经办服务,持续做好援企稳岗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层次,把高技能人才培训作为质量年培训的首要任务,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培训,加快开展新职业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时长,提升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加大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评价工作力度。


    三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精准开展“菜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训,持续加大易返贫致贫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地区致富带头人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创业培训。


    四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组织新入职、转岗和在岗的技能岗位员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


    五是全面推广职业培训券。优化信息便民服务,依托电子社保卡作为劳动者便捷享受职业培训服务的载体,发放职业培训券,实现对参培人员的合理引导、培训检索报名、精确资金监管、就业推介等方面的服务。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吴礼舵


    图片

    工人日报记者:

    2019年三季度人社部开始发布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请问今年一季度这个排行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图片

    吴礼舵:

    这个问题社会关注度比较高。100个最缺工的职业排行,这些年人社部连续发布了6期,今年一季度我们继续搜集整理了102个定点监测城市的数据,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工企业,服务于劳动者求职,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特别是我们还想通过发布,为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发提供一个参考。


    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相比还有哪些变化,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求职人数和岗位需求有较大幅度提升,这也反映出我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活跃度明显增强;从总体供求情况看,供求关系仍偏紧。一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岗位需求,从去年四季度的141.8万上升到一季度的166.5万,环比增幅17.42%。求职人数从去年四季度的48.9万增长到60.9万,增幅也达到了24.54%。从一季度来看,无论是需求人数还是求职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招聘需求大于求职人数的缺口数超过了100万,达到了105万,也是连续7次监测以来首次突破了百万关口,环比增长了13.65%。从100个最缺工的职业来看,求人倍率(招聘岗位数量与求职人数比值)虽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来看,一季度市场供求关系还是处于偏紧的状况。


    第二方面,制造业招聘岗位需求保持着旺盛的势头。从这期排行的100个职业看,有29个职业新进排行,29个里面有20个是和制造业直接相关的,占比达到69.0%,这就说明目前制造业势头非常强劲。特别是和汽车生产、芯片制造有关的职业排位显著上升,比如汽车生产线操作工首次进入了排行前10,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电池制造工、印制电路制作工、半导体芯片制造工等职业新进排行,这一点也和我们国家一季度工业生产的稳步回升、制造业增势良好的态势基本吻合,人力资源市场的走势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一季度工业增长的态势。


    第三方面,从服务业行业的相关职业来看,有增有减,减的方面是与生活类服务业相关的职业,比如养老护理员、保育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这几个职业排位有所下降,这也和这一段时间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发有关系。增的方面是旅游、餐饮等消费类职业,如中式烹调师、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疫情防控的良好态势继续得到巩固,相关的消费需求不断激发,也可以说是国内循环的畅通,大环境导致的结果。


    下一步,人社部还要继续做好最缺工的职业信息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引导人力资源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记者:

    人社部正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券,请问职业培训券对劳动力和企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下一步还有没有相关的安排?

    图片

    刘康:

    职业培训券是人社部门依托电子社保卡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的具有认证、结算、管理等功能,精准对接培训资源和培训需求的电子凭证,也就是电子券。全面推广职业培训券,从问题导向上看,是要解决参训劳动者在免垫付、便捷选择优质培训机构和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实名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手段途径上看,是要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提升职业培训的服务水平,通过新思维、新理念优化职业培训模式,通过新工具、新方法加强职业培训监管;从目标导向上看,这项工作有助于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助于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理念创新,有助于快速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为了贯彻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我们研究职业培训券的技术设计,确定了以电子社保卡为主要载体推行职业培训券的工作方案。2021年,人社部将职业培训券推广工作纳入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点工作,目标是全国全年发券1000万张,用券100万张以上。截止到3月底,职业培训券试点工作已经扩大到31个省份和新疆兵团的155个地市。其中,14个省60个地市的职业培训券已经完成了上线对接,各地累计发券达到175.7万张,用券8.4万张,用券率4.8%,涉及上线渠道171个,培训机构1448个。4月份,我们在福建龙岩召开了全国职业培训券现场观摩会,印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全面推广职业培训券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在全国全面推广职业培训券工作。


    下一步,一是要抓组织建设,强化目标导向,建立职业培训券专项工作督导调度制度。


    二是要细化和完善职业培训券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本地区职业技能培训行动专账资金调剂使用机制,发挥资金的效能。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各地现有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串联业务与数据、线上与线下、中央与地方,整体提升职业培训信息化水平。


    四是要推动职业培训券大规模发放使用,研究确定职业培训券的适用机构、适用项目、适用人群、发放规模、有效使用等关键要素,确定本地业务模式和用券模式,做好必要的系统改造对接工作,实施发用并举,营造全面推广培训券的良好氛围。

    2021年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就 业


     

    工作进展情况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1-3月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6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7%。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3%,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低于预期控制目标。


    一是优化完善稳就业政策体系。延续实施部分“免减缓降”政策。调整完善到期的稳岗返还政策措施,扩大政策受益面。1-3月,向20.3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72.8亿元,惠及职工606.6万人。


    二是扎实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推动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组织实施“迎新春送温暖 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开展节后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调查,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工作。保障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稳岗就业。


    三是持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组织实施稳岗留工专项培训。进一步巩固以工代训和线上培训政策效果。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依托电子社保卡全面推广职业培训券。研究制定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增强欠发达地区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资源供给。


    四是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统筹部署“11+N”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启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促进供需对接。加强重点企业常态化用工服务,做好登记失业人员后续帮扶。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调整完善稳就业政策。出台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通知,推动就业优先政策聚力增效。


    二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召开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办“双创周”系列活动。组织实施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出台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持续做好农民工、退捕渔民、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


    四是健全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劳务品牌建设,认定一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大网络招聘服务监管力度,开展劳务中介专项整治行动。


    二、社会保障


     

    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07亿人、2.18亿人、2.67亿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6万亿元,总支出1.46万亿元,累计结余6.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全国持卡人数达到13.4亿人,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4.6亿张。


    一是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持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所有省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均实现统收统支模式,全国统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1-3月,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82亿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8亿元。


    三是做好长江退捕渔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17.16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59万退捕渔民享受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四是基金投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所有省份均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规模1.25万亿元,到账金额1.07万亿元。做好年金基金投资范围调整新政落实,规范年金基金运营管理。持续加强基金风险防控。


    五是社保经办服务进一步优化。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提供9类28项全国性统一服务,累计访问量突破20亿人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加大基金中央调剂力度的基础上,抓紧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长1年,调整完善新一轮失业保险扩围稳岗政策。


    三是启动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加强重点行业工伤预防工作。


    四是扎实做好社保基金投资和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企业年金。加快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畅通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加入企业年金的机制。


    三、人才人事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累计出台22个系列职称改革意见。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推动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研究调整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健全完善职业标准体系,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信息,颁布13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印发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3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组织开发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7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标准。


    二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十四五”职业培训、技工教育工作规划。开展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前期工作。做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备工作。推进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专项赛筹办工作,拟开展一类赛10项,二类赛78项。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开展高级专家国情研修工作。开展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境)外交流项目、学术交流计划等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发布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技能人才发展。做好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评选、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表彰工作。筹备举办世界青年技能日、第二届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和“企业职工人人持证工程”。做好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新职业技能大赛筹备工作。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完成各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印发2021年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计划。持续开展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


    四、劳动关系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劳动关系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二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国企工资分配工作有序推进。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布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推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工作。继续推进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落实。


    三是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稳步开展。探索基层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特色模式。创新调解仲裁制度机制,开展创新试点工作。加强裁审程序衔接和法律适用指导,逐步统一裁审机构处理尺度。继续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


    四是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明显。为19.3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1.5亿元,核实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的欠薪线索22.1万条。集中公布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完善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配套措施。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农民工工作督察,开展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活动。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二是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继续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三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对平台网约劳动者争议处理情况开展专项分析。推进裁审衔接。加大“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力度,开展在线庭审,加强线上维权服务。四是持续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强化欠薪问题源头治理。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出台。加强工资支付全过程动态监管。


    五、行风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行风建设工作谋划。明确7个方面14条主要任务52项具体措施,提出“12395”工作目标,即:所有地市实施10个“一件事”打包办、20个高频事项提速办、30个异地事项跨省办,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5%以上。


    二是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进更多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下沉事项就近办、异地事项跨省办,特殊情况上门办,服务全程一卡办,积极探索免申即办,推动“快办行动”提质增效。


    三是打造全国“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组织开展全国“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已采集人社政务服务网点信息20.4万个,实现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全覆盖。


    四是组织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深入基层窗口调研,体验办事流程,访谈服务对象,发现办事堵点难点,听取意见建议,强化问题整改。


    五是加大行风宣传。持续开展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宣传解读。开展“人社服务标兵万里行”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优化人社公共服务。二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推进人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三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标准体系。完善人社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人社服务评价标准体系。四是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强化常态化调研暗访和问题核查整改。五是持续加强行风宣传。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为民服务典型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