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就创业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0816-6357158

    工作邮箱 : 2483455709@qq.com

    绵阳:涪城区机场东路83号 知行书社 

    梓潼:梓潼县永利街929号学工部3层

    就业举报监督电话:0816-2390321

    校企沟通工作QQ群:568195226


    部门动态
    今日视点 | 以积极务实择业观突围就业难!
    发布日期:2020-12-08 出自:就业信息网-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浏览次数:2293次 【打印】 【返回

    909万人!12月1日举办的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公布了2021届高校毕业生预计总规模。这一数字同比增加35万,首次突破900万,再创新高。


    数据直观地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会传导到每一名毕业生身上。受疫情影响,目前仍有部分2020届毕业生没找到工作。应往届毕业生求职期交汇,就业压力叠加。毕业生如何看待就业难,有什么样的择业观、就业观,既关系个人求职,也影响就业大局。


    近年来,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之下,毕业生对就业的认识和态度日趋多元。非好工作不就业,找不到“理想岗位”“目标工作”宁愿等一等、缓一缓;一旦受挫就选择“慢就业”,放慢找工作节奏,拉长求职战线;走出校门进家门,暂且居家“啃老”,延迟直面就业竞争的时间……这些现象已经不是个案,相关话题时常成为社会热点。


    对毕业生的这些行为,有人主张宽容待之。确实,我们身处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多样化观念和个性化选择必然会反映到就业领域。按理说,就业岗位怎么选,求职之路怎么走,是个人的事。但是,如果不成熟、非理性的择业观愈演愈烈,甚至成为一种风气,就不能等闲视之。宽容对待,实际上就是变相鼓励。若这样的择业观大行其道,于个人,会影响职业发展,妨碍自我价值实现;于社会,会影响人才供应,加剧就业难,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就业对毕业生而言,是自食其力、安身立命的依托,更是发挥才能、释放潜能、实现价值的途径。对于求职、就业,无论如何都不能消极、懈怠甚至逃避。此外应当认识到,找工作是一阵子的事,职业发展是一辈子的事,应用务实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对待就业,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既认清自己又找对方向,把求职的路、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要理性看待就业形势。表面上看,毕业生就业压力来自连年增加的就业人数。需要就业的人群数量始终维持在高位,致使总量压力只增不减。往深里看,压力来源于日渐突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很多毕业生的目标定位和岗位供给不匹配,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有偏差,求职需求与市场现状错位、脱节,导致就业难、招工难并存。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在就业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就业难题的深层次症结所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这一目标,从岗位供给侧看,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岗位;从岗位需求侧看,毕业生要提高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也要调整就业观念。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定会源源不断创造更多适合毕业生的岗位。只要广大毕业生立足实际、调整心态、找准定位,就能找到用武之地,充分发挥所学所长,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


    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些毕业生从“决不妥协”到“放下身段”,把从实际出发的择业观作为求职路上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值得点赞。更有不少人走出传统观念束缚,走进职业发展新天地。有人扎根城乡基层,在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大展身手;有人投身家政等服务业,为千家万户送去高品质服务;有人苦练技术技能,在点滴之处展现工匠精神;有人拥抱新就业形态,成为挥洒青春的“斜杠青年”……类似事例越来越多,既缘于各行业各领域转型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也是毕业生积极转变择业观的结果。这些立足岗位实现人生出彩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


    毕业生如此“另类”的选择经常引发争论。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毕业生干这个,可惜了”,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费。这表明,择业观转变不只是毕业生自己的事。全社会都应该尊重他们选择职业的理性和笃定,肯定他们追求梦想的执着与果敢,鼓励更多人把个人理想、职业选择、青春奋斗融入民族伟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当前,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国家打出“组合拳”、使出“连环招”,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积极要素中,正确的择业观看似不起眼,却像催化剂,可以放大政策效应,增强措施效果,助力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放眼整个就业大局,择业观的变化是慢变量也是关键变量,转变得好,就能带来更大增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位列“六稳”“六保”之首。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是世界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各方努力、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其中,推动毕业生择业观转变是重要一环。期待广大毕业生摆正心态,理性认识就业难,积极面对求职难,以择业观的破冰引领就业难的破局。